9月3日下午,智能控制学院于工匠楼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习研讨。校长杨劲松出席会议,智能控制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参会,会议由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书记麻丽娟主持,研讨分为两部分进行。
首先开展的是全院全体教师大学习大讨论。会上,杨劲松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,深刻阐释了铭记历史、开创未来的重要意义,教育工作要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核心,要将抗战精神等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,要通过课程思政改革,把爱国情怀、奋斗精神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,既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,更要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担当使命的自觉,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让教育成果既见“知识厚度”,更显“精神高度”。他强调,面对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变化,需以“实干精神”引领学生成长。他要求在座教师既要深耕专业领域,紧跟智能控制行业前沿,将产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,努力提升教学能力,又要以自身的责任担当感染学生,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求结合,培养出“能干事、肯担当、有情怀”的高素质人才。同时,他还深入剖析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,为在座教师敲响警钟。
随后,麻丽娟根据校领导们在全校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上的主旨报告内容,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,结合学院实际工作提出了六点思考。一是从学校高质量发展及规划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当前高职教育现状;二是从平安校园建设体系建设角度分析,对专业教师与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;三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切入,强调德技共进的重要性;四是从产教融合角度出发谈论创新关键;五是谈论了数字化赋能对教学形态的积极作用;六是从城校共生的角度谈论高质量发展路径。她表示,全体教师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,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,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和育人工作。她指出,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,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。最后,她强调,教师之间、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团结协作,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,学院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,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努力奋斗。
党总支副书记汪洋指出,抗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我们学生工作者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,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。副院长蒋金伟强调,在教学工作中,要将抗战精神与专业教育相结合,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提高实践能力,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随后,以教研室为单位分为三组开展研讨。
研讨中,博士教师沈晨普表示,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,技术仅仅是手段,师德才是根本。博士教师李剑锋表示,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兼具教育情怀和专业能力,既要把握技术变革趋势,更要坚守育人初心。博士教师黄则栋表示,要多学多做,不断提升自我,作为新生班主任更要以身作业,做好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。教授沈建明表示师德师风重在自我约束自我要求,要以更高的标准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鼓舞学生。教师顾六平表示要随时代变化,不断接受新鲜事物,想办法亲近学生,在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培育学生。辅导员潘振宁表示我们既要以专业素养帮学生精进技能,更要以人格魅力引学生明辨是非,用正能量传递担当,做学生技能提升的引路人、品格塑造的贴心人。
通过本次研讨,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,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精神丰碑,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,既要以“育人根本”锚定教育方向,更要以“实干担当”回应时代需求。未来,智能控制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,切实以高尚师德涵养优良学风,以扎实行动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发力。